加拿大服务器

加拿大华人投稿中华门楹联 传统文化与灵感的一次“碰撞”

  中国江苏网12月18日南京讯  (记者 孙苏静)“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”活动自2016年开启以来,通过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的报、微、网、端共同发力,项目影响力遍及海内外,更成为不少海外游子一份思乡之情的寄托。在本次活动中,再次迎来了海外华人的参与,他们向晨报发来了楹联作品。

<a href=加拿大华人投稿中华门楹联 传统文化与灵感的一次“碰撞””/>

  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张士方就是其中一位,张先生1994年远赴加拿大留学,1996年移居温哥华,这位祖籍广东的华人,十几年来,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,从中国古诗词出发,出版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书籍六本,2001年至今,为温哥华各文化机构策划对联大赛,出联征对并任评判;2015年,还与本地图书馆合作,创“列治文公共图书馆对联学会”,每月在馆内开讲座,与同行交流,讨论及分享对联之妙趣,让中国古诗词文化在温哥华落地生根。

  “南京去过几次,印象比较深刻的首先是街道上遮天蔽日的梧桐树,其次就是庄严宏伟的中山陵。最后一次去中山陵是2012年1月14日,那天,为验证自己的体能,便想一口气快跑冲上顶层;但岁月不饶人,还是差了一点点。”张士方告诉记者,他早年在国内先后从事技术和外贸工作,时常需要出差,每到一处,顺便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,看了很多古代楹联,那些颇有韵味的联意和古朴的书法更深深地吸引着他。有纸笔时便把它们抄下来,没有就默记于心,反复朗读欣赏。

  但说起自己着手写联,这背后还有个小故事。张士方1997年从加拿大第二次回乡,他上高中的外甥拿起寒假作业中的对联题目向他请教,当时凭着兴趣,从词性上入手,帮忙对了几副,外甥说好,自己读完也觉得非常有意思。

  回到加拿大,当时《世界日报》有个《上下古今》专栏,提及上联“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”一直没有人对出下联,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张士方一下子对了5对,并向报社投稿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不到一周,居然见报了,还给他寄了稿费。这下,激发起他对对联的强烈兴趣,开始到处借书阅读,研究起对联文化。《明报》有个传统文化的专栏,他在那里也投过几次征下联的稿件,而且都刊登了。

 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通过不断的学习、写作、投稿,见报的文字多了,张士方也开始小有名气,讲座、办学等关于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社交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如果说楹联文化对于张士方来说是出于兴趣,那么对于古诗词的爱好则是源于基因。在张士方看来,古诗词是中华国粹,千百年来,家长都喜欢教自己的小孩背诵唐诗。在他孩提时,先祖张佩侯一首自撰七律《虎眠岗漫步》的中堂挂轴,其中祖父的书法,现在的他仍记忆犹新。入学前,兄姐们就都教过他背诵这首诗,至今仍可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。

  身在异国他乡,转眼间又要到农历春节。在得知南京城门挂春联楹联征集活动后,张士方激动之余,为中华门写下了楹联作品。

  记者采访中得知,在温哥华的他,曾开设个人英语诗歌翻译专栏,并在中加的文化机构及大学主讲过对联、古诗词和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与讲座数十次,任征联大赛评判及出联人。能参加此次南京晨报举办的楹联征集活动,用张士方的话来说,是传统文化又一次与他的灵感发生碰撞。

<a href=加拿大华人投稿中华门楹联 传统文化与灵感的一次“碰撞””/>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加拿大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加拿大服务器网联系。

[加拿大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